专业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生培养深化改革举措,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电气类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下:
(1)建协同育人机制,夯实开放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整合学科优势资源,通过校企联合、双聘导师等机制,与国网天津电力公司共建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获批培养电气领域专项博士研究生项目,形成培养模式、论文选题、师资队伍等实施方案,满足行业急需人才需求。
(2)以项目制为牵引,建设创新型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团队成员为核心的攻关团队获全国首批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科技项目为牵引,交叉融合电气、控制、化工、材料等优势学科资源,建设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和高水平导师队伍,打造选拔-教育-评价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
(3)抓产教研赛融合,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及工程实践能力。发挥科学研究、课程教学、学科竞赛、国际交流的融合作用,与企业共建产研教赛融合的活力实验室和科普基地,引进英法工程教育资源提升研究生国际视野,培养的研究生获得中国互联网+大赛金奖以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切实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4)注重立德树人,构建多元化全过程五育并举体系。建设国家级高水平教材,开展频繁深入师生互动,并调动学生智慧实现活力实验室共商共创共建,创新实施建设电力科普教育基地、支援宕昌教育扶贫、志愿参加疫情防控、树立师生优秀榜样、组织丰富课外活动等多元化举措,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成果实施以来,电气领域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及校企联合研究中心8个。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500余人,开展深层次合作项目6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二等奖、天津市技术发明特等奖和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8项。编写的国家级规划教材获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二等奖、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中国电力教育协会高校电气类专业精品教材。培养的研究生获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天津市优秀专业学位论文/天津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篇、天津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6人次、国家奖学金30余人次、撰写英文博士论文参加国际评审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