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在京津冀协同背景下实践并推广了深度产教融合、前沿学科交叉、产研教赛融合、五育齐头并进等举措,实现了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如图3所示。

图3  成果推广应用效果

(1)深度产教融合和前沿学科交叉机制得到完善,释放出巨大创新能量,科技攻关实现高质量突破。获批和筹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1个、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校企联合研究中心5个,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500余人,深层次合作项目60余项,校企联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天津市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4项、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

(2)导师教学能力和指导水平显著提升,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大幅拓展。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天津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教育部新工科教改项目和电工电子教指委重点教改项目各1项、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人次,获得天津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一等奖、全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一等奖等7项。邀请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及德国卡鲁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学者做电气领域的最新研究报告,举办“中英零碳电网控制与保护技术论坛”、“超导电力应用”等线上研讨会,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Oriol教授达成合作协议,每月举行1次线上研讨会,所指导的研究生赴外访学或攻读博士学位10人次、参加国际会议200余人次、参加学科竞赛20人次,获得“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专项)金奖1项、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研究生组)三等奖1项、全国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创新杯大赛二等奖1项等。

(3)立德时树人效果显著,导师和研究生综合素养实现双提升和双促进。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获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二等奖、首届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中国电力教育协会高校电气类专业精品教材,已印刷超56印次、累计发售超37万册,形成深远持久影响力。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撰写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保护与控制技术》等专著。导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向优秀卓越精进、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强力支撑,获得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天津大学教工示范岗、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6人次,并被学校学院官微推送宣传6人次所建设实验室被评为天津大学活力实验室4次。研究生综合素质和高水平研究成果显著提升,获评博士学位论文国际评审项目4人次,获得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优博论文1篇、天津市和各学会优秀学位论文10篇、F5000等高水平期刊优秀论文100余篇、天津市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6人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0余人次、省部级科技奖8人次。


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