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建立导辅协同育人工作新机制,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导师和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主体,在厘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辅”协同的内涵与要求基础上,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辅”协同机制,重点包括三方面:

强化导辅协同育人意识。抓住学期初、中、末研究生培养关键节点及导师培训、辅导员培训等重要载体,加强工作研讨,及时了解互通研究生思想状况,强化研究生思政教育整体意识。

完善导辅协同育人制度。加强导辅协同育人机制顶层设计,明确导辅协同育人职责和成效标准,建立定期沟通交流制度,加强协同育人考核,并纳入辅导员和导师的年度考核评价中。

创新细化导辅协同育人方法。以研究生个体及不同阶段学习特征为切入点,通过“一级一案”“一类一案”“一人一案”的方法,将思政工作与学业指导有机融合,共建课程思政素材库,疏通思政教育接受渠道,确保导辅协同育人成效。

2)构建多元指导的韧性导学关系新机制,促进研究生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以研究生成长发展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组建由顾问导师、学业导师、咨询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形成“多对一”“多对多”韧性导学关系新机制(如图2所示)。

 

2 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韧性导学关系新模式

学业导师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负责主要的学业指导和日常管理。

顾问导师有经验丰富、造诣深厚的专家担任,为研究生提供咨询和指导,同时可对青年导师进行指导。

咨询导师可向研究生提供某一领域或方面的专业指导和帮助,如跨学科教师、企业专家、优秀校友等,导师团可最大限度保证研究生获得系统、全面的指导,促进研究生未来可持续发展。

3)完善导-辅-学“三位一体”育人评价机制,建立高质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以培养造就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发挥评价考核指挥棒和诊断反馈作用,以立德树人和研究生成长发展为中心,完善以研究生评价为龙头,以导师评价和辅导员评价为保障的“三位一体”育人评价机制,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研究生评价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学习能力、学术成果价值贡献评价,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完善在学综合素质评价与毕业后评价有机统一,形成更加科学、多元、系统的研究生评价体系。

导师评价突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岗位意识,将师德师风、思政教育、导辅协同、培养条件与成效等情况纳入评价体系,与导师岗位选拔与招生资格认定挂钩,让评价指标硬起来、实起来。

辅导员评价紧密结合新时代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将政治思想指导、思政教育方法创新、导辅协同育人成效、心理咨询、服务能力等情况科学纳入辅导员评价体系,及时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

 

 

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