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创新点

(一)模拟国际小环境,成功探索并实践培养面对当今和未来世界之变局,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药学院这个世界文化交融的科研与教学平台上,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过对教师、学生、管理者多角色、全方位展开思政工作,使人才培养在立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前提下,通晓国际形势和使命担当。借鉴国际前沿人才培养方式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改良,坚持全英文教学,将“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职业素养”融入学生内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

(二)通过闭环的过程管理,推动导师精神回归,践行师者初心。在设置培养过程中,突破“管学生”多于“管导师”的传统,突出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重要作用。设计实施了“主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改革导师单向挑选学生为“师生双向互选”,赋予学生比导师更高的选择主动权;施行“导师指导质量调查”,由研究生为导师打分,给予学生自由反馈的平台;采用导师“‘目标-达成’年度考核”等管理机制,以人才培养为导向,一对一科学考核教师教学目标达成度。多项举措同步实施,让导师去“老板化”,真正回归为传道授业解惑之师者。同时,“管理”与“引导”相结合,通过建立良性反馈奖惩机制,实现导师指导工作的闭环管理。

(三)实施“点面结合”的个性化培养过程动态管理机制,充分践行“以学生为中心”育人理念。构建“纵横双向”的质量保障体系,在注重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等传统的以“面”为主的整体化质量监控基础上,关注每个“点”——研究生的成长轨迹,为所有研究生建立培养过程档案,根据学业动态给予晋级培养或帮扶预警,实现培养管理个性化与综合性并举。通过“点”与“面”的共同关注,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支持学生按时完成学业。以“问题导向”教学理念为牵引,构建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闭环监控和持续改进提升。


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