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本研贯通机制,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利用本专业“拔尖计划”和“强基计划”为基础,深入开展本研贯通培养,着重梳理纳米生物技术人才应该具有的素质属性,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目标,紧跟国家重大发展方向,加强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从本科大创课题和竞赛开始,到研究生期间让学生参与到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重大项目实践当中,将“家国情怀”根植于学生日常科研中。聚焦“国家需求”与“高层次”人才两个关键点,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纳米生物技术人才

(2)纵深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充分发挥“国家项目首席专家”与“优青和海外优青”教师的优势,利用团队中教师学科背景交叉的特点,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校内教学与科研、国外知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中心有机协同育人机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前沿进展和市场动态等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纵向打造涵盖“纳米前沿+生物前沿+医疗市场前沿”的核心课程集。开展纵深教学改革,着重培养纳米生物技术人才应具有的创新素质属性。此外,要通过多种渠道 “吸引”留学生、“送出”青年教师和在读研究生去国外知名高校交流合作,拓展了学生全球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搭建链式平台,着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依托团队所在的“微纳生物材料与检疗工程技术中心”,搭建链条式产学研合作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由本团队、两家三甲医院和四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同组成。通过“863项目”和“横向项目”等方式与多家企业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研究-转化-实践-市场的产学研链式平台。依托该平台,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市场和前景,将研究与市场和生产实践挂钩。如本团队研究生经过了解科学前沿和进行市场调研后,从微纳米材料对人神经系统脑电波影响的相关机理出发,与企业合作开展纳米材料治疗失眠保健枕的研究项目,体现了学生敢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能力。产学研链条平台的搭建,在促进和加快创新型成果转化的同时,也有利于向企业输送人才,较好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