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持人姓名

常津

   

出生年月

1963 9

最后学历

博士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纳米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纳米生物医学

是否为校领

导牵头成果

工作单位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

15522248898

移动电话

15522248898

电子信箱

jinchang@tju.edu.cn

通讯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个人获奖和荣誉

1.   2022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

2.   2020年,荣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3.   2018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1获奖人)

4.   2013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1获奖人)。

5.   2017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4获奖人)。

6.   2012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5获奖人)。

7. 2015年,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岗称号。

8.   2014年,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9.   2012年,被天津市科协授予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0.   2011年,被天津市科协授予天津市科技传播之星称号。

11.   2011年,荣获天津市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优秀指导教师奖”。

12.   2011年,荣获天津大学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伯乐奖

集体获奖和荣誉

1.   2017年,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集体天津大学劳动竞赛示范集体称号。

2.   2018年,荣获天津大学金牌活力实验室称号。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主要贡献


主讲课程 :《纳米生物学》

教改项目 :2

1.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教改资助项目:互动教学模式初探(A等)

2.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多媒体课件资助项目:纳米生物材料与技术多媒体教学课件(A等)

                   

培养研究生情况


常津教授能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以拼搏进取和家国情怀的理念指导研究生,正确履行指导职责,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关。严格经费使用管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目前已指导毕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其中多人获得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天津市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全国宝钢特等奖学金、天津大学博士标兵等荣誉称号。毕业的研究生中,已有多人成为国家千人、国家优青、海外优青、高校的教授、博导、研究所长、医院的主任医师、高新技术企业总经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家栋梁之材。


 

第(2)完成人情况

第(2)完成人姓名

武晓丽

出生年月

1983 10

最后学历

博士

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学科研,从事纳米生物医学方向研究

工作单位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

13752395987

移动电话

13752395987

电子信箱

wuxiaoli@tju.edu.cn

通讯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15206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 2020年,天津市第十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二等奖

2. 2018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6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主要贡献

                 

(1)教学:

讲授研究生课程《高等细胞生物学》。

(2)教改:

2021年,获批天津大学全英文建设项目《高等细胞生物学》;

2021年,获批天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3)获奖:

2017、2019和2021年连续获得天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

(4)学生培养:

参与培养的博士生获得2021年国家奖学金。

       

培养研究生情况

作为硕士生导师,严格执行《天津大学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意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发挥导师作用。具体科研育人情况如下:

1、在思想引领方面,树立科研诚信和经费规范使用意识

研究生期间,不仅要让他们学到相应的学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培养中更应该注重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从自身情况出发,遵从每个学生的特点,通过日常组会和汇报,通过正反面案例的举证,将科研诚信深深烙印在学生脑海中,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此外,通过规范日常的合同制定、试剂订购、和差旅报销等,为学生做好榜样,合理使用国家经费;并通过日常实验中浪费试剂和浪费经费的反面案例出发,建立学生珍惜科研经费的意识。

2、在工作生活方面,助力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文献解读、学术报告和参与国际国内会议等,让学生有较多学习前沿进展的机会,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此基础上,助力其做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科研,有“准备”的科研。

以课题为载体,在实验中教师亲自教授操作方法,实验设计等,与学生定期总结和讨论课题结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基于依托的“天津市微纳生物材料与检疗工程技术中心”平台及教师申请的企业横向项目,拓展学生视野和与树立市场需求接轨的意识,并通过实习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在导学关系方面,良好和谐氛围助力学生成才

与学生导学关系方面,注重学生学业和精神方面需求,营造“友朋导师”的关系,在生活和学业过程中构建和谐关系;再次,支持学生参加定期运动及组织团建活动,在活动中更加深了解。目前培养的研究生均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并在国际会议和国内会议中进行口头报告和墙报展示等。

 


 

第(3)完成人情况

第(3)完成人姓名

王生

出生年月

1989  3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学科研,纳米生物医学

工作单位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

13622122590

移动电话

13622122590

电子信箱

shengwang@tju.edu.cn

通讯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14110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 2022年,天津大学第十五届我心目中的十佳好导师荣誉称号;

2. 2021年,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

3. 2021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4. 2021年,天津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5. 2020年,天津市第三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主要贡献

(1)教学:

讲授《分析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2)学生培养:

作为研究生导师,指导在读博士生3人,硕士生8人。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竞赛市赛二等奖1项、校赛特等奖2项;天津市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本科生大创项目校级立项1项。

   

培养研究生情况

担任本科生20级理科试验班班导师和研究生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正确履行指导职责,整理总结文献与学生交流,巩固理论基础,拓展学术思维,关注学生的课题进展,教授学生相关实验技能,从原理上讲解相关实验操作。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对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学位论文进行严格把关,严格经费使用管理。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师生关系和谐,荣获天津大学第十五届“我心目中的十佳好导师”荣誉称号。

 

 

第(4)完成人情况

第(4)完成人姓名

宫晓群

出生年月

1984  3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微纳技术与结构生物党支部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学科研,从事纳米生物技术研究

工作单位

天津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

022-27403906

移动电话

18822185423

电子信箱

gongxiaoqun@tju.edu.cn

通讯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15206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 202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 2021 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科技进步二等奖

3. 2018年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四)

4. 2017年天津市“131”第三层次人才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15206

主要

贡献

1)获奖:

1.   2019年沈志康奖教金,天津大学青年教工示范岗

2.   2017年天津大学北洋青年骨干教师,天津市劳动竞赛示范集体,天津大学20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3.   2020年天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4. 2016年被授予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2)学生培养:

1. 2020年指导学生获评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竞赛二等奖

2. 2020年指导学生获评天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3. 2020年指导学生获评天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4. 2021201920182016年指导多位学生获评国家奖学金

 

培养研究生情况

作为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主要担任研究生课程《生物材料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指导硕士研究生共计17人(包括联合指导研究生),其中3人获天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联合指导博士研究生5人,其中2人获得天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具体科研育人情况如下:

1、坚持树德立人,做学生科研的引路人

   在科研实践中,导师应不断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学术规范和学术自由相统一,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以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课题为依托,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遵从学生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指导老师辅助引导,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以课题为载体,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严守科研创新红线,严格科研经费使用规范

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时刻严守科研创新红线,严守法律法规与学术道德底线,带领学生不断学习国家下发的相关学术道德规范及要求,以真实学术事件为案例,时刻警醒学生要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进行科研探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天津大学科研经费管理相关制度》指导下,严格要求导师和学生规范使用所有科研经费。药品按需从学校平台购买,按规报销;实验测试、差旅严把数额关,严禁超规应用,教导学生珍惜科研经费,利用有限的经费做有意义的科研。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初步取得育人成效: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实验室氛围,课题组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团队文化建设,营造家庭成员式氛围,构建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再次,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能力差异化培养,辅助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多途径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以和谐共赢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团队培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天津大学优秀硕士和博士论文,并相继走向高校、企业、研究所等工作单位,承担其培养学生、科研攻关、产品研发等重要工作。

 

 第(5)完成人情况

第(5)完成人姓名

王汉杰

出生年月

19848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副院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学科研,主要从事纳米合成生物学相关研究工作

工作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

02227403906

移动电话

18222703052

电子信箱

wanghj@tju.edu.cn

通讯地址

天津大学15教学楼生命科学学院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 2022年,获评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国家一级学会奖)

2. 2022年,获评天津市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程

3. 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4. 2019年,获评天津大学北洋学者计划青年学者荣誉称号

5. 2018年,入选首批天津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6. 2018年,获评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荣誉称号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主要

贡献

1)学生培养及获奖

1. 2022年,指导学生获评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索类)二等奖、三等奖

2. 2022年,指导学生获评天津市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二等奖

3. 2022年,指导学生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4. 2022年,指导学生获中银杯天津青年双创大赛暨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赛银奖

5. 2022年,指导学生获热心肠研究院“2022年热心肠奖学金

6. 2021年,指导学生获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

7. 2021年,指导学生获评天津市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

8. 2021年,指导学生获评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索类)二等奖

9. 2020年,指导学生获评天津大学未来三十年颠覆性创新创想大赛决赛优秀奖

10. 2019年,指导学生获评第二届天津大学校长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二等奖

11. 2019年,指导学生获评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

12. 2019年,指导学生获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天津)三等奖

13. 2016年,指导学生获评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14. 2016年,指导学生获评天津大学优秀学生标兵荣誉称号

15. 2016年,指导学生获评天津大学学生科学奖

16. 2015年,指导学生获评天津大学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培养研究生情况

候选人作为博士生导师,主要担任研究生课程《生物材料与技术》和《高等细胞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近5年,候选人累计授课学时达到224学时。具体科研育人情况如下:

1、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方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依托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科研团队紧密结合国家需求,面向国家中长期规划,为学生设置有重大意义的科学研究方向。第一,聚焦国家需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做研究,为谁做研究,怎么做研究等命题,调动研究生树立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术前沿问题而做科学研究的远大目标和理想。第二,鼓励自主创新: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指导老师辅助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这种课题研究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同时通过实验过程对课程内容与体系有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2、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学术道德:磨练科研意志品质,严守科研创新红线

注重给研究生讲述优秀科学家们的励志故事,学习他们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第一,磨练意志品质:利用科学研究课题攻关,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将自己的发展和国家、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他们敢于担当、不懈奋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科研精神。第二,严守科研红线:以社会上发生的真实学术事件为案例,告诫学生严守科学道德,既是对科研严谨态度的尊重,认真的态度也更有利于获得创新的成果。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恪守社会公德和学生道德规范,严守法律法规与道德底线。在探索创新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尊重客观科学规律、遵守科研诚信。

3、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追踪热点前沿研究,激发学生研究潜力

如何做到由科研并跑到科研领跑的转变,实现技术创新的弯道超车,时刻保持对相关领域前沿热点的关注与挖掘尤为重要。第一,追踪热点前沿鼓励研究生将前沿科研成果进行小组式的学习分享,定期研讨最新科研进展,从中挖掘创新点,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实现其科研能力的提升。第二,激发创新潜力: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养成持续关注、学习前沿科学动态的习惯,不断提高学习和科研的能力。此外,也鼓励研究生关注实际应用,参与一些与工程应用相关的企业科技服务课题,使学生在项目研究中了解行业和企业的需求,鼓励他们提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用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4科研育人取得初步成效

候选人培养的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和赴国家重点科研领域就业的比率超过90%,参与指导的研究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海外深造。学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指导的学生在学科竞赛、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奖,如指导学生获得天津大学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指导学生获得天津大学学生科学奖;指导学生获天津大学优秀学生标兵;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生论坛(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等。

                    

 第(6)完成人情况

第(6)完成人姓名

康君

出生年月

19871

最后学历

博士

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纳米超声诊疗

工作单位

天津大学生命学院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15522208712

电子信箱

jun.kang@tju.edu.cn

通讯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 第十六届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主要

贡献

 

1)教材:

1、作为副主编编写教材1项,《简明分子生物学》已经出版。

2)获奖:

1、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2019-2020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

2、天津大学第十四届、第十六届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校级特等奖、一等奖。

 

培养研究生情况

 

目前已经培养研究生2人,培养期间坚持对研究生的正确思想引领,认真履行指导职责、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严格经费使用管理、师生关系和谐。

 

 

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