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服务外部决策,体现社会效益。
一方面,本项研究成果中的相关内容被国务院学位办、国务院督导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天津市学位办、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等上级单位直接采纳,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家层面和培养单位层面完善学位论文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改进国家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和操作流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另一方面,本项研究成果中的主要研究结论及其蕴含的政策改善空间对博士生培养单位进一步完善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聚焦研究生培养的内涵式发展理路,改革博士生招生选拔机制,改进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的标准、程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此外,申请者还受邀参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性研究生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讨班并做专题报告,介绍本项成果中的经验和实践做法。
2. 荣获学术荣誉,体现学术影响。
本项申报成果中的前期改革思路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获奖人:陈洪捷(北京大学)、沈文钦(北京大学)、高耀(天津大学)、赵世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果名称:学位授权审核机制改革与我国研究生教育治理路径的调整。这一国家层面具有高度竞争性的成果获奖集中体现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项申报成果的水准、价值和影响力。
本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还获得包括2020-2021年度天津市第四届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2021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在内的多项奖励。
此外,与本研究生教育教学相关的成果还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委托重大课题、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等在内的多项重要科研项目资助。
3. 媒体广泛报道,引发社会关注。
本项申报成果中的相关内容与改革成效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报刊发表,并被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海外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国家级主流媒体转发报道,引发了社会关注和讨论。
代表性报道如下:
(1)评价申请考核制不应走偏,《光明日报》,2019-11-20(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经济网、天津大学网等转载);
(2)理性看待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光明日报》,2019-11-26(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半月谈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网、央广网、天津大学网等转载);
(3)打破院系之分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光明日报》,2022-9-9(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云南网、湖北日报网等转载);
(4)大龄读研为哪般,《光明日报》,2022-4-14(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等转载);
(5)破解“超期硕博”问题要强化过程分流,《中国教育报》,2022-6-1(中国教育新闻网、法治网等转载);
(6)协同发力夯实高等院校基础科研根基,《中国教育报》,2022-3-12(光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云南网等转载)
(7)正确看待考研“热” 从容走好人生路,《中国教育报》,2019-12-20(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中国网、学习强国平台、中国社会科学网等转载);
(8)优化学术评价体系激励更多创新创造,《中国教育报》,2020-3-3(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转载);
(9)全面引导研究生导师自警自律,《中国教育报》,2020-11-17(光明网、学习强国平台、科学网等转载);
(10)工程博士培养助力强国战略,《中国教育报》,2020-10-20。
4. 成果融入教学,学生能力增强。
本项申报成果中的内容直接转化和融入研究生课堂教学中,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且取得了部分学术成果。
学生的代表性成果如下:
(1)一流大学的博士去了哪里?——X大学2011-2015年博士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年第3期;
(2)硕士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十个典型问题——基于2019年评估材料的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年第9期;
(2) “双一流”建设的阶段性成效评估与问题剖析——基于36所高校《双一流建设2018年度进展报告》的内容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年第4期。
此外,成果申请人团队成员指导的研究生获得了获天津大学三好学生、学风带动先进个人奖、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习优异先进个人、自强不息先进个人、天津大学优秀毕业生等多项奖励。